字典

鳟字的意思

鳟
拼音zūn
繁体
注音ㄗㄨㄣ
部首鱼部
总笔画20画
部外笔画12
结构左右
笔顺ノフ丨フ一丨一一丶ノ一丨フノフ一一一丨丶(笔顺详情
统一码9CDF 五笔QGUF 电码7923 区位8714 仓颉NMTWI 郑码RUFD 四角28146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鳟(鱒)zūn(ㄗㄨㄣ)

⒈  〔鳟鱼〕体侧扁,形略似鲑鱼,全身有显著的黑点。常栖海中,夏季上溯于河产卵,秋末又入海。肉可食,为养殖的名贵鱼种。

⒉  (鱒)

统一码

鳟字UNICODE编码U+9CDF,10进制: 40159,UTF-32: 00009CDF,UTF-8: E9 B3 9F。

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鳟字收录于 现通表

English

barbe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zūn

〈名〉

(1) 鳟鱼 [brown trout]

鳟,赤目鱼也。从鱼,尊声。——《说文》

鮅鳟。——《尔雅》。

(2) 亦称赤眼鳟,红眼鱼。原产于欧洲溪流中的常见鱼 (Salmo trutta ),现已见于全世界很多地方,绝大部分是留居在清冷的淡水区;由于颜色鲜丽,肉味芳美

异体字

康熙字典

鱒【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才本切《集韻》《韻會》粗本切,蹲上聲。《說文》赤目魚也。《爾雅·釋魚》鮅鱒。《註》似鯶子赤眼。《疏》鮅,一名鱒。《陸璣·草木蟲魚疏》鱒似鯶魚,而鱗細於鯶,赤眼。《詩·豳風》九罭之魚,鱒魴。《傳》大魚也。

《五音集韻》士晚切,音撰。

柱兗切,音篆。義同。

《廣韻》《集韻》《韻會》徂悶切,音鐏。魚名。

魚入泥。

《五音集韻》士戀切,音饌。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鱒【卷十一】【魚部】

赤目魚。从魚尊聲。慈損切

说文解字注

(鱒)赤目魚也。見豳風。釋魚曰。鮅鱒。毛傳曰。鱒、大魚也。陸璣、郭樸皆云。鱒似鯶。赤眼。从魚。尊聲。慈損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