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訥字的意思

訥
拼音
注音ㄋㄜˋ
部首言部
总笔画11画
部外笔画4
结构左右
笔顺丶一一一丨フ一丨フノ丶(笔顺详情
统一码8A25 五笔YMWY 电码6077 仓颉YROB 郑码SLOD 四角04627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è(ㄋㄜˋ)

⒈  語言遲鈍:木訥。口訥。訥訥(形容說話遲鈍)。

统一码

訥字UNICODE编码U+8A25,10进制: 35365,UTF-32: 00008A25,UTF-8: E8 A8 A5。

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訥字收录于 标准字体

English

slow of speech; mumble; stammer

异体字

康熙字典

訥【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內骨切《集韻》《韻會》《正韻》奴骨切,嫩入聲。《說文》言難也。《玉篇》遲鈍也。《廣韻》謇訥也。《論語》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關尹子·九藥篇》窮天下之辯者,不在辯而在訥。

木名。《本草釋名》盧會,一名訥會。

《集韻》或作呐。《史記·李將軍傳》廣訥口少言。《漢書》作呐。師古曰:呐亦訥字。

《集韻》亦作詘。《前漢·曹參傳》訥於文辭。《史記》作詘。

《集韻》張滑切,音鵽。言不辯也。

《韻會小補》叶諾悅切,音涅。《老子·道德經》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正字通》通作㕯。《字彙補》籀文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訥【卷三】【言部】

言難也。从言从内。內骨切

说文解字注

(訥)言難也。與訒義同。與㕯音義皆同。論語。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苞曰。訥、遟鈍也。从言內。內亦聲也。內骨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