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螗字的意思

螗
拼音táng
注音ㄊㄤˊ
部首虫部
总笔画16画
部外笔画10
结构左右
笔顺丨フ一丨一丶丶一ノフ一一丨丨フ一(笔顺详情
统一码8797 五笔86JYVK 五笔98JOVK 电码9153 区位8305 仓颉LIILR 郑码ITXJ 四角50165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áng(ㄊㄤˊ)

⒈  古书上指一种较小的蝉。

统一码

螗字UNICODE编码U+8797,10进制: 34711,UTF-32: 00008797,UTF-8: E8 9E 97。

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螗字收录于 现通表

造字法

形声:从虫、唐声

English

a kind of cicada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táng

〈名〉

(1) 一种形体较小的蝉,背表绿色,头有花冠,喜鸣,声清亮 [a small cicada]。

(2) 螳螂 [mantis]

锋蝟斧螗。——柳宗元《平淮夷雅》。 潘纬注:“螗,虫也。《后汉史》作螳。”

康熙字典

螗【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蜩螗,蟬也。《詩·大雅》如蜩如螗。詳蜩字註。《增韻》通作螳,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