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対字的意思

対
拼音duì
注音ㄉㄨㄟˋ
部首寸部
总笔画7画
部外笔画4
结构左右
笔顺丶一ノ丶一丨丶(笔顺详情
统一码5BFE 五笔YFY 仓颉YKDI 郑码SODS 四角04400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uì(ㄉㄨㄟˋ)

⒈  古同“对”。

统一码

対字UNICODE编码U+5BFE,10进制: 23550,UTF-32: 00005BFE,UTF-8: E5 AF BE。

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correct, right; facing, opposed

异体字

康熙字典

對【寅集上】【寸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都隊切《集韻》《韻會》《正韻》都內切,音碓。《說文》應無方也。本作。《爾雅·釋言》對,遂也。《疏》遂者,因事之辭。《廣韻》答也。《增韻》揚也。《詩·大雅》以對于天下。《註》答天下仰望之心也。《書·說命》敢對揚天子之休命。

《禮·曲禮》侍坐於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又》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註》離席對也。

次對,轉對。《王球貽謀錄》唐百官入閤,有待制次對官。後唐天成中,廢待制次對官,五日一次,內殿百官轉對。

當也,配也。《詩·大雅》帝作邦作對。《註》言擇其可當此國者而君之也。

對簿。《史記·李將軍傳》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

敵也。《吳陸遜曰》劉備今在境界,此疆對也。

凡物峙曰對。《杜甫·萬丈潭詩》山危一徑盡,岸絕兩壁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