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姓

姓氏:程(繁体:程)
拼音: chéng
人口:约 590 多万
排名:第 44 位
常用:最常见姓氏

程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442018年442014年43
2013年462007年442006年33
1995年391987年311982年60
明朝34元朝18宋朝18
北宋193

程姓起源

程姓分布

全国程姓人群较多的省区,有河南、安徽、山西、河北、陕西、浙江、湖北、江苏、江西、四川、山东、广东、广西、甘肃、宁夏等。下面具体介绍程氏居民较多的县市。

河南省:睢县、嵩县、伊川、洛宁、偃师、太康、鲁山、济源、孟县、登封、兰考、沁阳、开封、唐河、长垣、滑县、尉氏、卢氏、夏邑、修武、巩义等。

程姓郡望

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省鸡泽东南)。相当于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东汉废入巨鹿郡,三国魏初复置郡。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相当今河南黄河 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自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

安定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相当于今甘肃省景泰、靖远、会 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县地。隋初废。

程姓堂号

明道堂、伊川堂、立雪堂:都是根据宋时的程颐、程颢说的。程颐、程颢兄弟二人都是大儒周敦颐的学生。程颐人称“伊川先生”,程颢人称“孟子以后一人而已”。因为他二人能继承孔孟的传统,故称“明道堂”。二程讲学,迟到的站在门外侍听,雪深三尺不知寒,有成语“程门立雪”,故名“立雪堂”。[5]

世忠堂:据《程氏宗谱》载:南宋嘉定年间,当时由高官辞归故里的程珌,希望为有保障乡里功勋的新安程氏共祖程灵洗立庙,于是他号召了休宁会里,陪郭与歙县槐塘的程氏官僚士绅共相盛举。按程灵洗死后,被里人奉为神明,于墓前之千年木下叠大石为坛,春秋时祈祷晴雨。由于庙貌未备,仍然不够庄严,此时程珌倡领宗人捐钱买地,为忠壮公程灵洗立庙,并向朝廷乞赐世忠堂庙额,以彰其德,会里程卓,程覃,陪郭程璋,程瑜均预其事。宋宁宗嘉定十六年赐程灵洗庙额世忠,堂号亦称世忠堂,此应为新安程氏主支堂号。

程姓又以:“安定堂”、“广平堂”、“叙伦堂”、“宏礼堂”、“重本堂”、“四箴堂”等为堂号。

程姓源流

一、chéng

现行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江苏之南京,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泸水、马关、陇川,四川之合江、南江等地均有。汉、满、蒙、回、壮、彝、黎、鲜、土家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系出风姓,本国名,以国为氏。郑樵注云:“伯爵,风姓,重黎之后也。重为火正,裔孙封於程。洛阳上有程聚,即其地也。至周宣王时,程伯休父失其官守,以诸侯入为王司马。”故其后或以国为氏,则称程氏;或以官为氏,则称司马氏。《姓氏词典》据《古今姓氏书辨证》亦注:“以封地为姓氏。出自高阳氏,商代封颛顼三世孙重黎的后代於程,子孙遂以封地为姓。古程国遣址即今河南洛阳市东上程聚。”

2、或系出姬姓。《姓氏考略》引《左传·杜注》:“晋荀氏支子,食采於程,以邑为氏。”荀氏乃晋之公族。程邑在今陕西咸阳市东。望出广平、安定。

3、黎族之程姓,分布在海南之保亭。由王姓所改。盖因抽签而得。

程姓明星

程潇,程愫,程前,程琳,程雷,程莉莎,程野,程煜,程琤,程诚,程皓枫,程小东,程东,程响,程思寒,程予希,程怡,程可为,程雍,程瑶瑶,程青松,程诗迦,程韦然

程姓历史名人

程姓古代名人

程郑春秋,春秋时期晋国人,为荀氏改程姓的后裔。他先任晋公的乘马御,深受晋公垂爱,后竟成为晋国的“六卿”之一。

程婴春秋,春秋时晋国人,著名的忠义之士,与公孙杵臼设计营救赵氏孤儿,报仇雪恨后自杀殉友。

程邈秦朝,秦代下杜人,隶书的创造者,曾任狱吏、御史等职。他曾积十年之久,将大小篆蜕变而成隶书300字,使得中国的文字自此得以定型,文化得以传布和发展,贡献相当大。

程不识西汉,西汉景帝武帝时期的大将,与李广齐名。他是非常严谨的将领,将部队按照最严格的纪律训练,分成部伍,有职责明确的层级指挥系统。部队出战时,总是处在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的戒备状态。他的军队以步兵为主,行军很慢,但很坚实。程不识应当算是极为稳重的将领。在西汉,人们都知道程不识是名将,因为他战不败,能够不断地积累胜利。

程银东汉末年,东汉末年关中军阀。

程普东汉末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东汉末年东吴的武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他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并讨伐江东境内的山贼,功勋卓著。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人们尊称为“程公”。

程遐十六国,十六国时后赵石勒的谋士。曾历长乐太守、右司马、宁朔将军、监冀州七郡军事。代张宾为右长史总职朝政。

程咸三国,三国高贵乡公时被举为博士。历任司隶校尉主簿、侍中,被封为上程侯,封地在洛阳城郊。

程普三国,又北平土根人,三国时吴国荡寇将军,初从孙坚,后助孙权经营江南。为讨伐董卓,平定江东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208年,曾与周瑜大破曹操于赤壁,又曾被封为江夏太守。

程昱三国,三国时期东郡东阿人,曹操的主要谋士,智勇兼备,有胆有识,曹操称其

程曾东汉,东汉豫章南昌人,习《严氏春秋》,教授数百人。著书百余篇,作《孟子章句》

程郑西汉,西汉初时的大工商主,本是战国时关东人,其祖先于秦始皇时被迁至蜀都临邛。因鼓铸铁器致富,有家童数百人,产品远销越居地区。

程嘉汉朝,汉景帝时曾任将军,因领兵与吴、楚叛军作战有功,拜江都相,封沛郡建平侯,子孙承袭爵位。

程秉三国,三国时南顿人,曾师从名儒郑玄,博通五经,仕孙吴官至太子太傅。

程异唐朝,京兆长安人,唐宪宗时任宰相,理财家,“安史之乱”后助唐王朝筹措大量资金,用以平淮西军阀吴元济之乱。

程琳北宋,博野人,北宋宰相,在与各民族交往中举措得当,为民族矛盾的缓和和边疆的稳定起了很大作用。

程泽北宋,徽州歙县人,北宋进士,黄州知州,卒於官。

程颐、程颢北宋,北宋时期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世有“二程”之称。又因他们都是河南洛阳人,其学派被称为“洛学”。其学说后为大理学家朱熹继承和发展,创立了程朱理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

程珦宋朝,宋大中大夫,原名温,字君玉。任官后改名珦,改字伯温。宋哲宗元祐五年春,程珦因疾去世,享八十五岁,葬洛阳附近伊川程氏祖茔。

程邃清朝,安徽省歙县人,清代著名篆刻家、画家、篆刻取法秦汉,喜用大篆入印,朴厚苍浑,为“皖派”代表作家之一。画工山水,善用干笔渴墨,苍茫简远,自成风格。

程之本春秋,春秋末年晋国人。以博学善议论,聚徒讲学著名而名闻诸侯。还曾与孔子会晤过,著有《子华子》

程英铭清朝,清兴国州人,乾隆十三年戊辰科进士,任四川顺庆府邻水县知县。

程才濂清朝,清兴国州人,乾隆举人,任山东菏泽县知县,又任山东曹州府城武县知县。程才濂是程英铭的儿子,其家两代知县,三代受皇上诰封。

程不识汉朝,汉景帝时名将,曾任边郡太守。屯兵雁门。历任长乐卫尉、太中大夫,与李广同为当时名将。

程元振唐朝,京光三原人,唐代宦官,因拥立代宗,得其宠信,官至骠骑大将军,判元帅行军司马,总率禁兵。

程咬金隋末唐初(589—665),卢国公程知节,字义贞,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汉族,济州东阿斑鸠店人唐初济州东阿人,隋末起义军将领,唐朝开国名将,封卢国公,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帮助李世民开创太平盛世。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太宗贞观年间,官拜左金吾大将军。

程敏政明朝,休宁人,明代文学家,其文与李东阳齐名,官曾至礼部右侍郎。

程嘉燧明朝,休宁人,明代著名诗人、画家。

程钜夫元朝,元代著名学者,曾主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

程正揆明末清初,湖北省孝感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能诗文,善书画,所画山水多用秃笔,而设色浓湛。

程长庚清朝,安徽潜山人,清代戏剧家,同余三胜、张二奎并称“老生三杰”。

程伟元清朝,江苏省苏州人,清代文学家、书画家。曾与高鹗共同修改增补《红楼梦》,又指画罗汉一册,人物神采飞动。

程瑶田清朝,安徽省歙县人,清代著名经学家。

程蕙英清朝,江苏省常州人,清代著名女作家。

程英清朝,清代诗人。

程憘西晋,字申伯,广平侯,征北将军、青州刺史

程雄西晋,字长思,初建,任宁西将军、陈留太守、豫州刺史,封山阳侯

程猛晋朝,字景陵,晋惠帝永康中任宁远将军、浮氏令

程丰晋朝,字庆云,晋怀帝永嘉元年中任宁朔将军、魏郡太守,晋愍帝时除上党太守,成为上党人。生七子:程荫、程稚等。

程瑕晋朝,程丰之弟,赵明帝石勒的司徒。

程稚晋朝,赵建平中任凌江将军、白马令,生五子:程绠、程景、程洛、程阳、程周。

程绠十六国,后燕建兴二年(387年)任驾部郎中、代郡太守、贵乡侯。

程周十六国,上党太守,慕容超命为功曹。东燕建兴七年(392年)除镇军将军、常山太守。子程蒲,北魏武安令;孙高都令程芒、假魏郡太守程信、假赵郡太守程鞞。

程哲字子贤,山西省长治市西南袁家漏村有《赠代郡太守程哲碑》,大魏天平元年(公元534年)次甲寅十一月庚辰朔三日壬午造讫。子赠陈郡太守程永。

程颐北宋,理学家

程颢北宋,理学家

程大昌南宋,学者

程姓近代名人

程砚秋北京人,满族。四大名旦之一,并逐渐创立程派艺术,日本侵华时罢演

程德全清末民初,政治家

程姓图腾

程姓图腾
程姓图腾

字母查询

程姓图腾

程姓图腾
程姓图腾

字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