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门

姓氏:南门(繁体:南門)
拼音: nán mén
人口:不足千人
排名:第 1772 位
常用:稀有姓氏

南门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772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469

南门姓起源

南门姓分布

南门姓郡望

河内郡:晋朝人认为,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时期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南门姓堂号

河内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南门姓源流

一、南门(南門)nán mén

现行较罕见复姓。今山西之运城、晋城及石楼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初见於《姓苑》。《姓氏考略》注云:“汤七佐有南门·蝡。张澍云:必居南门者以为氏;或启闭南门之官以为氏。”商汤时有南门蝡。《鬻子》载:“汤之治天下也,得庆、伊尹、湟里且、东门虚、南门蝡、西门疵、北门侧,得七大夫佐,以治天下而天下治。”

南门姓历史名人

南门姓古代名人

南门蝡蝡通“蠕”,即南门蠕,(生卒年待考),商代人,商代开朝君主商汤的七位大臣之一,南门姓的得姓始祖,其他六位分别是庆辅﹑伊尹﹑湟里且﹑东门虚﹑西门疵﹑北门侧。他们合称“七佐”。

字母查询

字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