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离

姓氏:钟离(繁体:锺离)
拼音: zhōng
人口:不足千人
排名:第 1632 位
常用:稀有姓氏

钟离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632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433

钟离姓分布

钟离氏复姓或是典型的古老汉族姓氏,但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列入前三百大姓,而其分衍的钟氏则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四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五百四十一万五千余,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4%左右。钟离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钟离姓起源于祖宗宋微子。复姓“钟离”和单姓“钟”原是一家人,复姓“钟离”居住在一个叫作钟离的地方,即今天的安徽省凤阳一带;而单姓钟源居颍川,在现在的河南省境内。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钟姓是宋微子的后代。桓公的曾孙伯宗在晋国当官,生了儿子州黎,在楚国当官,食采于钟离,就以钟离为氏,子孙有复姓钟离氏、单姓钟氏。楚国有钟仪,钟建,钟子期,与伯牙为友,项羽的部将有钟离眛,钟离昧子接,单姓钟氏,居于颍川长社。而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钟离姓是晋国伯宗的后代。伯宗是晋的贤士,因为却氏所潜被杀,伯宗的儿子伯州黎逃奔楚国,邑居于钟离,就是濠州,子孙以邑名为氏。钟离复姓望族居会稽(今江苏省南部及浙江省西部一带)、颍川(今河南省许昌一带地区)。

钟离姓郡望

会稽郡、颍川郡、竟陵郡

钟离姓堂号

会稽堂:以望立堂。

颍川堂:以望立堂。

竟陵堂:以望立堂,亦称钟祥堂、石门堂。

四德堂:春秋楚国、郑国交战的时候,楚国钟仪被郑国俘虏献给了晋国。晋国公(景公)在军府见到了他,便问:“那个被绑着,戴着楚国帽子的人是谁?”钟仪说:“楚国的俘虏。”晋景公又问:“你姓甚?”钟仪说:“我父亲是楚国的大臣。”晋景公命令手下的人给钟离松了绑,叫他弹琴,他便弹了一首楚国的音乐。晋景公又问:“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钟仪说:“楚王作太子的时候,有太师教导他、太监伺候他。清早起来以后象小孩子一样玩耍,晚上睡觉。其它的我不知道。”范文子对晋景公说:“这个楚国俘虏真是了不起的君子呀。他不说姓名而说他父亲,这是不忘本;弹琴只弹楚国的音乐,这是不忘旧;问他君王的情况,他只说楚王小时侯的事,这是无私;只说父亲是楚臣,这是表示对楚王的尊重。不忘本是仁,不忘旧是信,无私是忠,尊君是敬。他有这四德,给他的大任务必定能办得很好。”于是晋景公以对外国使臣的礼侍他,叫他回楚国谈判和平。

钟离姓源流

钟离(Zhōng lí 锺离)源出有:

源流一:源于嬴姓,出自周王朝时期伯益后人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周王朝初期,周武王姬发将远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后人封在钟离邑,后建有钟离国,亦称童鹿国,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子爵,国君称钟离子。钟离国最初的国址在山东地区,后来在东周初期迁到淮河中游流域(今安徽凤阳)。到了春秋中期,钟离国被强大的楚国在周景王姬贵七年(楚灵王熊虔三年,公元前538年)攻占,钟离国灭,楚灵王分改钟离国故地为濠州、舒城,钟离国君被迫成为楚国的下臣。后楚灵王又允许其复国,但成为了楚国的附庸小国,钟离国君的爵号降为“君”,国境限于钟离城一带(今安徽省凤阳县临淮关)。在周敬王姬丐二年(吴王僚姬诸樊九年,公元前518年),钟离城又被吴国夺去,成为吴国的附庸之地。周敬王十四年(楚昭王熊壬十一年,吴王阖闾姬光九年,公元前506年)冬季,楚国军队联合越国水师夹攻吴国,取得小胜,这二国在庆贺胜利之后,楚昭王就坐船去附庸的巢国都城圉阳(今安徽巢湖巢县)去游乐了。谁知吴国的主力大军在大将军伍子胥的率领下悄悄紧跟追随,由楚军防备薄弱的东北部突入,按孙子之计实施大纵深战略袭击,直捣楚国腹地,并以灵活机动的战术在“柏举之战”中击败楚军主力于柏举一带(今湖北麻城),并展开追击,长驱直入攻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终成破楚之功,之后掘出楚平王之尸,鞭笞三百下以解灭家之恨。回军途中,伍子胥顺带着消灭了巢国、钟离国这两个楚国的附庸国。钟离国灭国后,其城池还在,钟离城的国民依旧生活在斯地,直至周元王姬仁三年(越王勾践姒菼执二十四年,吴王夫差姬光二十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了吴国,钟离城又归属于越国。周显王姬扁三十五年(楚威王熊商八年,越王无颛姒无疆三十一年,公元前332年),楚国吞灭越国,钟离城又长期属于楚国,但钟离国一直没有再复国,楚威王只是派大夫去钟离城主持管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钟离城属九江郡,一直延续到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明太祖朱元璋改故钟离国之地为凤阳府,沿称至今。在钟离子的后裔子孙以及国人中,很早即有以故国名称为姓氏者,称钟离氏,是最早的钟离氏之族,后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钟氏,世代相传至今。徽系(嬴姓)钟离氏族人大多尊奉钟离子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子姓钟离氏合谱。

源流二: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给宋桓公之曾孙公子州犁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微子,名子启,是商纣王帝辛的庶兄,最初封在微邑(今山西潞城微子镇),因称微子,死后葬在今山东省微山一带(今山东梁山西北部济宁微山一带),故其地也称微,微山、微山湖之名即由此而来。周武王姬发克商灭纣后建立了周王朝,不久即病逝,由儿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周成王继位时只有十二岁,由叔父周公旦、召公奭辅佐。其时另外几个叔叔管叔、蔡叔等十分不满意周公旦、召公奭主持朝政,居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一带的商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便乘机联合管叔、蔡叔等人,以及许多殷商遗民、淮夷等发动了造反叛乱。历经三年之久,周公旦才将叛乱镇压下去,之后封贤良的微子启于睢阳(今河南商丘),伯爵,建立了宋国,负责控制管辖殷商遗民。微子启就成了宋国的开国君主。宋国传至第十九代君主宋桓公子御说(公元前681~前651年在位),他的儿子公子敖在晋国任职,公子敖的孙子伯宗为晋国大夫,是一个十分贤良之人,被时人称为“晋之贤者”,但因他直言敢谏,得罪了当时执掌国政的权贵郤氏家族,结果被杀。伯宗有一个儿子叫州犁,当时逃奔到楚国,后来在楚国为大夫,贵为太宰,受封食采于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部临淮关一带),其后裔子孙便以先祖封地“钟离”为姓氏,称钟离氏,后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钟氏、离氏、犁氏、童氏、鹿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据说,著名八仙之一的汉钟离(钟离权),就是公子州犁的后裔子孙。荆楚系(子姓)钟离氏族人大多尊奉微子启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嬴姓钟离氏合谱。

钟离姓历史名人

钟离春,(也叫钟无艳、无盐)战国时人,中国历史四大丑女之一。

钟离眜,秦末人,是项羽的将领之一,素与韩信交好。项羽死后,投奔楚王韩信。

钟离意,字子阿,汉代会稽人,永平年间(58-75年)做了鲁国的相。

钟离权,东汉、魏晋时期人物,号和谷子,一号真阳子,中国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神仙。生而奇异,长相俊美,有一把大胡子,身长8尺余。传说他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后成为八仙之一。民间成为汉钟离。

钟离瑾,字公瑜,宋代庐州合肥人。进士出身,初为简州推官,通判益州。后官德化知县。

钟离牧,汉末三国人物。字子干,三国时会稽郡山阴县人,东吴将领,汉尚书仆射钟离意七世孙。

钟繇,姓氏缩短为钟姓,三国时期曹魏文臣之一。

钟会,姓氏缩短为钟姓,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之一。

钟伟(1915-1984),男,湖南平江人。原名钟步云,又名钟德泰。解放军著名战将。

字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