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姓

姓氏:萧(繁体:蕭)
拼音: xiāo
人口:约 990 多万
排名:第 101 位
常用:最常见姓氏

萧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012018年2014年
2013年332007年332006年30
1995年621987年1982年55
明朝27元朝26宋朝60
北宋99

萧姓起源

萧姓分布

萧姓郡望

兰陵郡:萧氏望出兰陵。历史上有两个兰陵。“北兰陵”,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一带,西晋元康元年(291年)置郡,汉、晋数百年间,西汉丞相萧何的后裔多聚居于此。隋时废此郡。“南兰陵”,在今江苏省武进县一带,东晋初年置郡,为东晋时萧姓南迁后主要聚居地。

广陵郡:即江都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

萧姓堂号

兰陵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广陵堂:以望立堂。

定汉堂:汉代陪人萧何,从汉高祖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到建立汉朝即皇帝位,始终帮助汉高祖,汉朝一切律例典制均为他制定。

制律堂:同定汉堂。

萧姓源流

一、(蕭)xiāo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上海之松江,河北之固安、乐亭,山东之平度、平邑,山西之太原,甘肃之永登,湖南之益阳,广东之新会,贵州之从江,四川之合江、南江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苗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左传》注云:“殷民六族,一为萧氏。”郑樵注云:“子姓。杜预曰:‘古之萧国也。其地即徐州萧县是也。’后为宋所并。微子之支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庸。宣十二年楚灭之,子孙因以为氏。世居丰、沛之间。”此以国为氏。出自乐氏,或云系出自子姓。

2、《姓氏考略》注云:“伯翳之后孟亏,作土于萧,是为萧孟亏。”伯翳,亦即“伯益”;作,这里同“胙”,赏赐;胙土,犹说“封土”。伯益乃嬴姓之祖,故此亦以国为氏,系出嬴姓。

3、或为契丹族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注云:“后族,伊苏济勒氏、巴哩氏,世任国事,(辽)太祖慕汉高祖皇帝(刘邦),以伊苏修勒、巴哩比萧相国(按:指萧何),遂为萧氏。太祖娶舒噜氏,太宗自汴将还,留外戚小汉为汴州节度使,赐姓名曰萧翰,由是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皆为萧氏。”《营卫志·序》云:“部落曰部;氏族曰族。契丹故俗:分地而居,合族而处。有族而部者,五院、六院之类是也。有部而族者,奚王、室韦之类是也;有部而不族者,约尼九帐、皇族三父房是也,此言部与族之分合也。其氏族可知者,略具皇族、外戚二表,是则辽之氏族止有耶律、萧氏也。”又,《姓氏词典》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注云:“后晋开运(出帝石重贵年号)末,翰为契丹诸部之长,其妹嫁于契丹主耶律德光,德光北归时,任命翰为宣武节度使。当时他尚无姓氏,李崧为其制姓名曰萧翰,自是始姓萧,而萧氏女世为契丹后。‘翰’,契丹呼为国舅。”是萧乃契丹巴哩、伊苏济勒、部噜三氏所改。汉代有萧何,子姓之裔,汉高祖刘邦之相国;南朝梁武帝萧衍;唐代有萧颖土,诗人;元代有萧月潭,画家;太平天国有萧朝贵。

萧姓明星

萧亚轩,萧敬腾,萧蔷,萧淑慎,萧正楠,萧兵,萧大陆,萧长华,萧依婷,萧贺硕,萧玮

萧姓历史名人

萧姓古代名人

萧何汉朝,沛县(今属江苏省),政治家

萧望之汉朝,东海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官至御史大夫、太子太傅等职

萧思话南朝,宋,南兰陵,官拜郢州刺史,先后历十二州

萧道成南朝,齐,南兰陵,齐高帝

萧子显南朝,梁,南兰陵,编《南齐书》

萧衍南朝,梁,南兰陵,梁武帝

萧统南朝,梁,南兰陵,文学家,梁武帝之,辑《文选》三十卷

萧琛南朝,梁,南兰陵,著有《汉书文府》、《齐梁拾遗》文集

萧瑀唐朝,南兰陵,开国宰相

萧颖士唐朝,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秘书正字、扬州功曹参军

萧照宋朝,山西阳城,山水画家

萧良有明朝,汉阳(今湖北省武汉)万历中会试第一,著有《玉堂遗稿》

萧朝贵清朝,广西省武宣东乡太平天国著名领导人之一

萧姓近代名人

萧云从清朝,安徽芜湖,山水画家

萧姓图腾

萧姓图腾
萧姓图腾

字母查询

萧姓图腾

萧姓图腾
萧姓图腾

字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