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姓

姓氏:羊(繁体:羊)
拼音: yáng
人口:约 18 万
排名:第 335 位
常用:常见姓氏

羊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3352018年2014年
2013年3412007年2006年374
1995年4211987年3571982年338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202

羊姓起源

羊姓分布

羊姓郡望

羊氏的郡望共有三处,一处为河上,一处为泰山(今山东泰安东南的山东省新泰市羊流镇)。

另一处为京兆(今陕西长安东)。河上指黄河流域的山西地区,这里是羊姓的发祥地,故许多姓氏书将此地列为羊姓郡望,如《幼学歌》卷三《姓氏考原》有“河上羊”之说。

泰山郡为羊氏肇兴之地,自汉以后,世代聚居于此,长达千年,故实为羊姓之第一郡望。敦煌石室所藏唐修《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和《姓氏录》所收泰山望族,羊氏皆赫然列于其中。泰山方志中也称羊氏自“太傅羊祜卓卓晋朝,其余封公侯伯者,累代不绝,族姓蕃衍,无出其右”(《新泰县乡土志·人类》)。

两汉间羊族多出仕居于京兆(今陕西长安东),

故亦发展为郡望之一。羊氏堂联有“源自周代,望出长安”之语。

羊姓堂号

在众多羊姓堂号中,已知者有“岘山堂”、“松遐堂”、“遗直堂”、“钟爱堂”、“追远堂”等。

岘山堂:襄阳岘山为羊祜遗爱久垂之地,故羊氏后人多以“岘山”为堂号。今人羊牧之《续修常州武进岘山堂羊氏宗谱序》云:“公(羊祜)镇守襄阳,轻裘缓带,绥近怀远,甚得民心。卒后,民感其德,于岘山立碑建祠以祀之,其堂曰岘山堂。自此以后,咸以岘山堂之后为荣。”

种璧堂:此堂号出自一个羊族传说:相传汉代有羊公,名伯雍,施舍茶汤三年,有一人喝了后从怀里掏出一升石子,对羊公说:“你种下这些石子,可以收获美玉,还可以得到漂亮的妻子。”于是羊公就把石子埋于土中,果然长出一盆白玉。邻居徐氏有一女儿容貌甚丽,因为她要讨一双白璧作为彩礼,而无人能聘而尚待字闺中。羊公知道后,便又到种玉之处去挖掘,果真又得到五双白璧。羊公便以此为礼聘娶徐氏,婚后生有十子,皆有俊才,羊公后来也官至宰相。“种璧”遂为羊氏佳话。汉代《武梁祠画像石》第二十三幅有“义浆羊公”图,

即是取自这段故事。

松遐堂:此为江苏淮安羊姓之堂号,取苍松遐岁之意。

遗直堂:此为江苏淮安羊姓之堂号。孔子曾誉羊舌叔向为“古之遗直也”,

堂联取典于此,并寓继承先人之正直家风之意。

钟爱堂:此为湖南邵阳羊姓之堂号,取家族敦睦之意。

追远堂:此为江苏荆溪羊姓之堂号,取追怀列祖先贤之意。

荥阳堂:据王泉根《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记载,羊氏有荥阳堂号。

羊姓源流

一、yá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上海之松江,湖北之武昌,山西之太原,广东之澄海、吴川,云南之陇川、泸水、兰坪等地均有分布。汉、回、白、彝、傣、黎、东乡、傈僳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即羊舌氏之后。春秋末始单为羊氏。秦乱,徙居泰山。”以邑为氏,当系出姬姓。

2、《姓氏考略》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注云:“出自周官羊人之后,以官为氏。”

3、其又注:“零陵蛮有羊氏。”望出泰山。

4、回族之羊姓,或为杨姓所改。《中国人的姓名·回族》载:明太祖驱逐元顺帝,收复大都 (今北京) 后,下令“都人”(元朝仕宦的后裔) 一律南迁。益都地方《杨氏家谱》载,“至大明洪武元年 (1368年) 兵取大都,大将军令都人南迁,六世祖遂携莫苏及二女奔青州……尝居羊市,易姓为羊。”春秋邾有羊罗;宋有羊斟;战国有羊平;秦有羊百章;汉代有羊丰;晋代有羊祜。

羊姓历史名人

羊姓古代名人

羊祉南北朝北魏,后魏光禄大夫,是晋代散骑常侍羊琇的第六代孙,羊琇以后,世代为卿相。

羊侃南北朝,梁代侍中军师将军,其父羊祉曾假办节龙骧将军,所以有楹联云

羊欣南朝,南朝宋书法家,泰山南城人,他曾向王献之学习书法。梁朝著名史学家沈约称他“善隶书,献之之后,可以独步。”

羊侵汉朝,汉安帝时为司隶校尉;其子儒,桓帝时为太常。

羊续东汉(141—189),字举祖,东汉灵帝时名臣,历官南阳太守,为政清廉,其悬鱼拒贿被传为佳话。成语“羊续悬鱼”脍炙人口,清廉佳话久盛不衰。汉时,羊续出任南阳太守,将属下进献的鱼悬于庭院,以示清廉。宋代诗人徐积吟赞

羊陟汉末,在任冀州刺史,惩治贪官污吏,治内肃然,为汉末清流领袖,也因生活俭朴,被士人敬为“天下清苦羊嗣祖”,仰若“泰山北斗”。

羊祜西晋(221—278),羊祜,字叔子,青州泰山人,西晋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官至尚书右仆射。他参与平吴的军政策划。在都督荆州期间,甚得远近民望。平时轻裘缓带,身不披甲。与东吴守将陆抗对峙,却能讲信修德,以怀柔吴人。他归还所获越境内的猎物,甚至送药与对方守将陆抗,获得“岂有鸩人羊叔子”,的美名。他坐镇襄阳十年,大开屯田,广储军粮,倾力做足伐吴的准备,然后入朝陈伐吴大计,并举荐杜预以自代,此后杜预大造楼船一举伐吴成功。羊祜病逝时,远近百姓尽皆号恸,吴国守边将士亦为之泣下。他在镇守襄阳时,常登岗山,卒后,人们于该处建庙竖碑,望其碑者无不流泪,人称“堕泪碑”,又称“羊碑”。“羊碑”一词,至今仍为“官吏有德政者”之美誉。

羊昙东晋,东晋名士,泰山人,大臣谢安的外甥。淝水之战时,谢安使侄子谢玄以八万精兵,大破前秦大军九十万,天下震动。谢安死后,羊昙辍乐多年,郁郁寡欢,终生不再经过西州路。一天,羊昙饮酒后沉沉大醉,不知不觉信马由缰经过某地,觉得似曾相识。问及左右,告知此乃西州门。羊昙感触前尘,伤感悲恸不已,一面以马鞭叩敲门扉,一面口诵曹植诗句“生存华屋处,零落葬山丘”,大哭而返。后人感其真诚而采入史述,羊昙因此而名重一时。此后,“西州感旧”便成为人们怀念逝者之代称。

羊献容晋朝,前赵晋惠帝皇后,洛阳陷落后,没于刘曜,立为皇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朝代皆为皇后的女性。生三子,皆有能名。

羊公汉朝,汉代名人,曾设义浆三年方便行人。一日遇一人饮迄,从怀中掏出一升石子,对羊公说

羊角哀春秋,春秋时燕国人,与同邑左伯桃为友,闻得楚国国王招贤纳士,两人便结伴前往。中途值冬令时节,雨雪交加,饥寒难奈。左伯桃预感两人如此饥冻必死无疑,决意牺牲一己而成全友人。于是脱下寒衣并粮食交付羊角哀,命他继续上路,自己留下,最后冻饥死于空树之中。羊角哀历尽艰辛到达楚国,官拜上大夫。成名之后,他专程重访当年分手故地,启树找到左伯桃尸体,厚礼殡葬之后,随即自杀以殉友情,表明自己并非贪图功名而弃患难之交,乃是有所期待。古典小说《今古奇观》有“羊角哀舍命全交”回目,叙述情节有所虚构,但证之古籍并非纯属空穴来风,《中国人名大词典》即有羊、左两人事迹列入条目。

羊舌赤春秋,春秋时晋国中军尉,羊舌突的长子。时称他“铜鞮伯华”。孔子说:“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盖铜鞮伯华之所行。”即卒,孔子叹曰:“铜鞮伯华无死,天下有定矣。”

羊舌肸春秋,春秋时,晋国贤者,羊舌突的次子。博议多闻,能以礼让国,孔子称之为“遗直”。

羊璿之南朝,南朝宋国泰山人,与荀雍、何长瑜、谢惠连为谢灵运四友,常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名噪一时。

羊可立明朝,明代官吏,河南汝阳人。字子豫,号崧原。曾制定《盐法条例》,官至太常卿。后为权贵忌恨,贬大理评事。死后祀入乡贤祠。著有《濯缨亭集》、《中台三疏》、《筠州诗卷》、《瑞阳日记》、《羊氏家乘》等传世。

羊徽瑜为司马师之妻;羊氏(平阳乡君)与其夫王肃所生之女,为司马昭之妻、司马炎之母。在司马氏集团代魏更替中,羊祜、羊琇等人立下了汗马之功。及晋立,羊氏“宠遇甚厚”。

羊姓图腾

羊姓图腾
羊姓图腾

字母查询

羊姓图腾

羊姓图腾
羊姓图腾

字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