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里

姓氏:百里(繁体:百里)
拼音: bǎi
人口:不足千人
排名:第 1702 位
常用:稀有姓氏

百里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702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467

百里姓起源

百里姓分布

百里姓郡望

新蔡郡:原为周朝吕国的地域,即今河南省新蔡一带。春秋时期蔡平侯从上蔡迁都到下蔡,故名,也称为新蔡。汉朝设置新蔡县。晋朝时期晋惠帝从汝阴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今河南新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南北朝时期北齐改为广宁郡。隋朝时期又改名为蔡州。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百里姓堂号

新蔡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百里姓源流

一、百里bǎi lǐ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引《风俗通》云:“秦百里奚之后。出自姬姓。其先虞人,入秦,受邑于百里,因氏焉。”望出京兆。可参见“百”、“白”二条。

百里姓历史名人

百里姓古代名人

百里奚春秋,秦国大夫。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名奚,宇里,又字井百、子明。春秋时宛(今南阳)人,一说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北)人。少时家境甚贫,颠沛流离,后出游诸国,到齐国,不被任用;又至周,仍不被任用;后被虞公任用为大夫,晋灭虞后被虏,作为陪嫁之臣被送往秦国,因秦穆公以媵臣待之,出走至宛,为楚人所执。后秦穆公闻其贤,用五张黑牡羊皮将其赎回,授以国政。称为五羖大夫。任秦大夫七年后,与蹇叔等共同辅佐穆公建立了霸业。相传他死后,秦国“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以示对他尊重和哀悼。百里奚在当时是其贡献是多方面的,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为统一中华奠定基础,1、百里奚辅佐秦穆公称霸,对以后秦国兼并六国结束分裂局面,形成大一统的中华帝国,奠定了基础。孔子在一次与齐景公的交谈中,曾经谈到秦国。齐景公问,秦国从一个弱小的西方狄戎之国,变强的原因是什么?孔子说:秦国国小,但志大。“其谋也和,法无私而令不愉。”秦穆公和百里奚谈了三天,然后授之以政。这种情况,若不称霸,也就很少有的了。,提倡教化开启民智,2、百里奚提倡教化开启民智,对今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启迪作用。百里奚个人品质高尚,是完美人格的化身,其高尚品质和爱民思想对中国传统士人的人格形成有很大影响。唐宋以前,南阳城西就有百里奚的墓冢(七星冢)并有石麒麟,麒麟岗由此而得名。唐代时候,敬仰百里奚的大诗人李白,多次来南阳游览,感于百里奚伟业,热血沸腾,慨然留下了“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和“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的佳句。到宋代时候,黄庭坚路过百里奚冢,看到的是断垣和残碑,感慨系之,写下了《过百里奚大夫冢》,诗中写道:,客行感时节,况复思古人。,何年一丘土,不见石麒麟。,断碑略可读,大夫身霸秦。,虞侯纳垂棘,将军西问津。,安知五羊皮,自鬻千金身。,末世工媒孽,浮言垢道真。,幸逢孟轲赏,不愧微子魂。,亚圣孟子批驳百里奚“自鬻”到秦国的说法,是这样评价的:有人说百里奚以自己卖自己,才得以见秦穆公,可信吗?不,不是这样。这是好事的人编造的。他又说:百里奚辅佐秦穆公显达于天下,流芳于后世,是大贤,大贤的人能这样吗?

百里嵩汉朝,徐州刺史。字景山,封丘人。相传,当时天旱,百里嵩行仗所过之处,便有雨水降下,号“刺史雨”。

百里视春秋,孟明视,虞国(今山西平陆县)人,姓百里,名视,字孟明,是百里奚的儿子。秦穆公的主要将领。孟明视春秋时秦大夫,百里奚子。一说即百里奚。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孟明视,据后世考证,是百里奚之子,名视,字盂明。

百里孟明春秋,秦国将领,百里奚之子

字母查询

字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