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姓

姓氏:山(繁体:山)
拼音: shān
人口:约 15 万
排名:第 358 位
常用:常见姓氏

山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358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4891987年1982年357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227

山姓起源

山姓分布

山姓郡望

河南郡:汉高帝时置郡。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郡。相当今河南省武陟一带。

山姓堂号

浑璞堂:晋时山涛,竹林七贤之一。曾在赵国任丞相,入晋后为吏部尚书。他在朝中清廉俭约,刚正无私,选拔人才都是当时俊杰。他曾经谏议“州郡的武备不能减”,皇帝称为“天下名言”。王戎称赞他是“浑金(浑好似全的意思,浑金是赤金)璞玉(没有经过雕琢的玉)”。

山姓源流

一、shān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今上海之松江,云南之河口,四川之通江,湖北之老河口,甘肃之永登、徽县,陕西之韩城,山西之太原,山东之鱼台、平度,辽宁之清原等地均有。汉、苗、彝、仡佬、傈僳、土家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周山师,掌山林之官,以官为氏。”

2、又引《风俗通》注云:“烈山氏之后。”烈山,乃炎帝之号,故此当系出姜姓。

3、又注:“吐难氏,后魏改为山氏。”吐难,代北地区复姓。

4、彝族之山姓,由“包模普”(光明族)、“白木普”(山族)所改。白木,汉意为“山”,或以其汉意山而为单姓。

5、仡佬族之山姓,乃指山而为姓。相传其先“为避斩尽杀绝之祸,躲进深山崖洞,指山为姓。山成九、山文举是。”注(4)、

5、见《中国人的姓名》。春秋晋有山祁,为大夫;汉代有山昱,武都太守;晋代有山涛,竹林七贤之一;明代有山青。

山姓历史名人

山姓古代名人

山涛晋朝(公元205年─公元283年),字巨源,晉代吏部尚書。為“竹林七賢”之一。西晉河内懷縣人。虽居高官榮責,卻貞慎簡約,俸祿薪水,散于邻里,時人謂為“璞玉渾金”。武帝時任尚書之職,凡甄拔人物,各有題目,稱“山公啟事”。

山简晋朝(公元253年—公元312年),字季倫。河内懷縣人,乃著名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之子。山簡因镇守襄阳時飲酒優游而聞名于古今。山簡初任為太子舍人,歷侍中尚書,领吏部,有建言。永嘉三年出為镇南将軍,都督荆、湘、交、廣四州諸軍事,镇襄阳。

山琮隋朝,隋代人,《隋書》記载曾作《老子傳》一部,名字與元朝山琮相同.

山康唐朝,唐代高僧,十五歲學佛,遍游四方。相傳,他云游睦州時,人們曾看見佛从他口中出來,后賜好廣道大師。

山行章宋朝,宋代人,保眉州無羅城等處功績顯著。

山说宋朝,宋代人,登科。

山悰宋朝,宋代人,桂陽王鑠侍讀。

山褥环宋朝,宋代人,領軍暢當饒將。

山琮元朝,元代人,大德三年状元,山東朝城山姓始祖。

山锡之明朝,明代蘇州人,洪武年初知縣,改創縣治及學舍公宇焕然一新,至今賴焉。

山青明朝,明代徐州人,古今知大義,沉毅有勇略,為燕山護衛百戶。永樂年初,以靖難功績當上右軍都督僉事。

山云明朝,明代徐州人,永樂年中,以指揮遠征功績升為都督僉事。宣德正統元年,平息蠻將,鎮廣西,成為當地的都督。

山秀明朝,明代仁和人,正統年中為睢陽縣丞相。

山浩明朝,字文淵,明代酃縣人,天順年中考獲舉人,任為平陽通判。

山禹明朝,明代吳州人,嘉靖丙午年考獲舉人,任為府同知。

山姓近代名人

山栋、山梁、山青民國西康省知名鄉紳,四川瀘定人(山姓樹字輩人〕。

山仑(1933-),山東東龍口人(山姓鲁東系第十七世

山红红河南洛陽人,中國石油大學校長。

山翀(1969-),浙江溫州市人,中國歌劇舞劇院青年舞蹈家,1969年生,1991年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民族舞劇表演系。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文化部青聯委員,北京市青聯委員,首都女藝術家聯誼委員。

山文华(1946-),湖北武漢人,1946年7月生,大學文化、廣州市道路擴建工程辦公室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山艳春(1962-),山東人,1962年12月生,大學文化、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属醫院副主任醫師。

山白(1956-),江蘇揚州人,回族,1956年7月生。高級工程師。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現任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儀征化纤股份公司涤倫一厂設備高級工程師。

山锦霞陕西西安府人,附生,同治九年选授华州训导(黄县家乘朱笔记载云:现于丁丑春季缙绅载有陕西同州府华州训导系山锦霞西安府方廪生)----修统谱摘录原稿为黄县二十世孙承祉敬录括号内为修统谱时摘录

字母查询

字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