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姓

姓氏:六(繁体:六)
拼音: liù
人口:约 3 千
排名:第 975 位
常用:稀有姓氏

六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975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六姓起源

六姓分布

六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以河南、新安为郡望。

今上海市,江苏省的扬州市江都一带,均有六氏族人分布。

六姓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新安郡:秦朝时期置新安县,故址在今促池境内,属宏农郡,汉朝因之。西晋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其时辖地在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一带地区。东晋末分置东垣县。北周保定间置中州,建德间废,改置新安郡。隋开皇年间改新安郡为谷州,后谷州与新安郡交相代替,隋大业初年省东垣入新安。隋朝时期的新安郡是由歙州改置,后移治休宁(今安徽休宁),再后移治到歙县(今安徽歙县)。唐贞观年间移治于今新安,后不复变,一直沿袭至今。

六姓堂号

河南堂:以望立堂。

新安堂:以望立堂。

正学堂:明朝方孝儒,洪武初为汉中教授,蜀献王聘他做世子的老师。建文时候,入京做侍讲学士,名他的书轩叫“正学堂”,人们称他“正学先生”。燕王朱棣夺位,强迫方孝儒写即位诏,他坚决不写,结果被杀殉国。

六姓明星

六哲

字母查询

字母查询